我们的故事第二季评价

作文

《我们的故事2》是一部由梁智强执导,陈丽贞/李国煌/王雷主演的一部剧情/喜剧/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故事2》精选点评:

●作为续集,故事完整但略显啰嗦

●最后的歌也挺好听。

●向前进,莫彷徨,黑暗尽处,有曙光

●toomuchsentimentalismyetfailstoaffect.Moralistictotheextentofgovernmentpropaganda.Isitduetofundingquestion?

●这是一部献给新加坡,也是献给东南亚华人,献给潮汕人、福建人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几十年前东南亚华人艰苦创业的身影,以及他们身上特有的华族文化的光彩。尤其是祖上有人去“过番”的观众,看到电影里的人物和场景,一定会想起自己在东南亚的亲人……

●像电视剧了

●我们都是一家人。感动!!!

●华人、印度人、马来人……说着普通话、唐山话、闽南话、英语、马来语……信着观音、印度诸神、真主……想想就乱,可电影不乱。故事不温不火的讲着,各色人等性情品行一一展现,电影功力了得!新加坡电影,大俗大雅,难得的好看。强烈推荐。2/2

●哎眼泪

●十几年了,舅舅还是这个烂人,一点也没有改变,真想让他去死,一个女人同时肩负母亲、女儿、妹妹、姐姐、顶梁柱、苦工的角色,太伟大了

《我们的故事2》影评:人间有真爱

这部电影整体呈现的感觉,是以电影的手段拍摄出了一种非电影般的生活感。你会深深的觉得,这是真的发生过。每个演员丝毫不出戏,都演绎出了各自代表的性格。

影片很真实,好人也有缺点,比如姐姐自己遭受家庭重男轻女的刁蛮却隐隐将这种思想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比如送出去的女儿没有狗血的回归戏码,比如女主跟阿龙没有在一起,比如主人公的去世。

所有的一切,极尽生活。你会慢慢沉入到电影中,随着娓娓道来的歌声,随着人情越来越暖的发展而沉醉。

剧情很细腻,演绎很完美。看这部电影是一种很踏实的享受。

《我们的故事2》影评:对过往的怀旧,对自我的反省

连着看了两部,平平淡淡的苦日子,中间有哈哈大笑、惊心动魄、也有咬牙切齿、更有让我鼻子发酸眼泪流下的。胖胖的奥斯曼真的好有喜感啊,后面的稽查员也很可爱,还有顺发在厕所唱歌也很是搞笑啊。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大女儿总是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甚至是被当作一个看护弟弟的保姆,一个父母的出气筒,招弟打素婷时说,你这个大女儿怎么没有看好弟弟,招弟也是大女儿啊,但是阿坤被养的好吗,素婷问妈妈,我是你亲身的吗,招弟背过身去哭了,虽然我自己不是那种处境,但是却看出了在那个时代,一个个大女儿们,戴上了重男轻女的枷锁痛苦的生活。招弟周围的人一个个被她感动,虽然过程艰辛,但是结果是好的,可是现实就是另说了。招弟辛苦一生,只为了家人能过上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了,最后她去世那一段,是我在看整部电影时,哭得最惨的部分。想到了父母都是辛苦打拼,只为了家人能好好生活,我的父母也是那样辛苦打拼过来,才有了如今的生活。试想换成我自己,当我未来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肩负其父母与孩子时,我该以何种姿态打拼,我会如同他们那般吃苦耐劳吗,我会像他们那样永远富有耐心葆有信心吗,我可能做不到,所以我还是需要再磨炼啊。喜欢电影最后黑幕上的那几句话,虽然在很多地方可以看见类似的,但是看了这部电影以后,又对这几句话有了更好的理解。有些幸福,是因为有些人,默默的付出,感恩之余,请珍惜。

《我们的故事2》影评:我们的故事

无意间翻到这部电影,因为自己是一个九零后,面对比较现代化的当前,还是比较想了解这个世界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新加坡和我们国家想着应该差不多,所以就点开了这部电影。一开始看的时候有些看不下去,因为平时看的一些综艺节目看多了,很难有看一部电影的耐心。然后,过几天我又接着看下去,很庆幸自己看下去了,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以前人的生活对比现在真的很苦,作为一个女生,我比较有感触的是重男轻女这一项内容。我觉得女孩子生活在那个时代真的很惨,对男方有很多的包容。电影年女主的爸爸,女主的大弟弟,全都是被宠坏了的没有担当的男人。而电影里的所有女性,都是因为吃了很多的苦没有人疼爱,而变得很独立,在后面帮男人收拾烂摊子。可是即使自己觉得父母不公平,等到自己当上父母之后却依然把这份不公平转移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我很感恩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使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在,可没有那么强烈,女孩子可以去读书,做自己想做的,通过读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相信随着时代的文明,那种重男轻女的陋习一定会改正过来。每个生命每个性别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做错事了自己承担,不能老是依靠别人帮你擦屁股,之后还不知感恩的说你是女人你是大姐你没有我地位高,你就应该来帮助我。之类的话。那这样对于女性也太不公平了。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对女性友好一点,“她”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努力的成为“她”想成为的人

《我们的故事2》影评:想起我的故事

妈电话里说到,家里的房子被政府纳入拆迁范围了,我说那挺好的,可以搬到市区住了,电话那头叹了气:怎么舍得家里的房子。当时我不明白,拆迁户不挺好,搬到市区政府还有补助。现在想来,要离开住了半辈子的地方,不太容易。

即使离开了,心里边也全是挂念。那是我爸从被爷爷骂着长大,努力读书当上老师,再把弟弟教育长大的地方。从家里到学校,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也就一条路,这条路跨过一条小河,歪歪扭扭地把当地的小孩子带到学校。从上学七八岁的年纪,到现在43岁,或有间断,也算来来回回走过30年,这30年里,每天早出晚归,大概也有20000趟有余。或许每天要经过的那座桥睁眼闭眼,一个小男孩变成大男人。

再然后,有了我,从五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读到初三结束,每天往返于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就在那里发生的,一个骑自行车差点冲进河里的小女孩,长成夜晚悄咪咪和小男友约会的姑娘,爸妈不知道的事,那条路知道。

每次回家,一个人能坐在桥上发呆一天,目之所及,皆是回忆,脚下的这条河,在一个放学的阴天,一群大人围在一起,有条船在水面上慌慌张张,有个小孩掉进去了,放学后跳进河里游泳,一头扎进去也没见出来,这条河,陆陆续续又吞了不少小孩,每次一见它幽深的水底,心里都要打个激灵,有水鬼。小时候这种故事听得多了,如今长到二十有二,也还是不会游泳。

还有围绕着这座小村子的那些大山,自初中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总是课后约着去爬山,那时候山上真好,不想现在这么光秃秃。那时候我们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大喘粗气,双脚笨重地扒开草丛,闷热得头晕目眩的时候,一下子就到了平地上,眼前的花丛一片片的,那是第二次见到那种紫色的花,小小朵,枝干很长,踏进去可以淹到半腰。第一次是在课桌里,刚上课打开课桌就看到了,几个紫色小花绑在一起,被放在课桌的右下角,我怔怔地拿出来,正被那节上美术课的老师看到,夸我说真不错,照着这朵花来画正好。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将它从山上采来,绑好了放在我的课桌里。那时一个小女孩的春心刚被撩动,那几朵紫色小花啊,美得现在都常常记起。也不知道现在,紫色小花还会不会在那山里,吹吹风吖

《我们的故事2》影评:一代女性的缩影+新加坡建国初期简史

 

女主角的名字叫做招弟,是那个年代闽南、潮汕女人的缩影。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是被全家吸血的工具人。

从名字就开始暗示身为家里的大姐从出生开始就被嫌弃,因为八字犯冲,只能称呼自己父亲为“四叔”,之后真的“招来”了两个弟弟。长大后嫁给别人当小老婆,实打实地成为生育机器,然而只生了三个女儿,在老公去世之后,怀着身孕被大老婆赶出家门。回到娘家又是被各种嫌弃,生了龙凤胎,女孩被迫送人。

在这种环境下她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是因为什么梦想,只是为了不靠别人养活自己和孩子们。勤劳能干又善良的她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像模像样,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再加上对人真诚,连流氓也被感化。但无论在外面怎样能干,在家里她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女人,地位最低,对弟弟有求必应,不然就是没良心,要被扫地出门。

最后她的结局是得病去世,辛勤耕耘数年的劳动成果让整个家族收益。

看的时候不难受是不可能的,她没办法追求幸福,没办法拥有爱情,甚至没办法保住自己的孩子。家庭是这些女人的枷锁而不是港湾。更难过的是,她们身上的美德甚至也在维护着剥削她们的机器,越是优秀的女人被压榨的力度也越大。但愿今后这样的女性不复存在,是时代变了,不是人变了。

电影的另外一条线就是新加坡这个国家从建国初到走上正轨的历史。作为主旋律电影当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美化,但也能稍微产生一些了解。刚开始独立的时候,其实是马来西亚“抛弃”了新加坡,民众在选择是否入籍的时候也会犹豫,这样一个资源稀缺、连淡水都要靠别国的国家真的能行吗?英军撤走了,国防要靠征兵解决,大批青年入伍。引入外资,工厂建起来了。接下来是种族冲突问题,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文化差异巨大,要如何治理这个多种族的国家呢?从统一的语言开始,英语逐渐成为主流。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很多村庄,住房问题摆上台面,新加坡政府利用重建的机会,效仿香港的公屋政策,大规模建设组屋,村庄逐渐消失……故事大概就讲到这里。

18年的时候去了新加坡,一个感受是政府对HDB(Housing&DevelopmentBoard)组屋的宣传真是铺天盖地,组屋与新加坡国民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紧密联系,组屋的公共走廊里挂着国旗,在街道上相当显眼。

这部电影描绘了组屋时代前新加坡华人的乡村生活场景,真的绝版了。毕竟,如今这个国家的城市化率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