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后代
图片
林立衡
林立衡
林立衡,小名豆豆,又称林豆豆,生于1944年出生于延安,是个早产儿,是林彪和叶群夫妇唯一的女儿。六岁时曾跟随父亲林彪至莫斯科养病。由于家庭因素,她尊重父亲而厌恶母亲。在“文革”特殊的年代,她曾担任过《空军报》的副总编,显赫一时,备受世人关注。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5月18日,林立衡应名为“黄鹤大酒楼”的湖北餐馆之邀请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文名林立衡
国籍中国
出生地延安
职业总编,商人
别名林豆豆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4年
目
录
1个人履历
2人物生平
解除关押
河南生活
北京生活
3人物成就
4生活近况
5林彪后代
1个人履历编辑
林立衡旧照(中)
林立衡旧照(中)
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一行人在温都尔汗坠落,机毁人亡。林立衡接受审查,被迫交代林彪书赠书中“笑一笑十年少”、“天马行空”的涵义,审查期间曾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后来她写信给毛泽东求助,1974年7月31日,毛泽东批示解除了对林立衡的审查。林立衡当时头发少了一半,牙齿掉了六颗。接着跟男友张清霖结婚,并在郑州一家汽车厂工作。后来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9年参与发起了一个名为“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的机构,后来在这个学会下面设立一个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一个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目前已经退休。
2人物生平编辑
解除关押
“九·一三”事件后,林立衡和男友张清霖先后都被带到当时的政治局驻地北京玉泉山,作一般关押审查。
林立衡
林立衡
1974年3月,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兴起,林立衡被“四人帮”定性为“林彪留下的钉子”。她顶不住“四人帮”的恶意攻击,曾超量服用安眠药自杀,被人发现后送空军医院救活。后来,她斗胆向毛主席写信。1974年7月31日,毛泽东下达批示:“解除对林立衡的监护,允许她和张清霖来往。”根据毛主席的批示,空军政治部领导找她和张清霖谈话,同意他俩结婚,同时下放河南开封农场劳动。
河南生活
1974年8月2日,空政干部部派人陪同林立衡夫妇到河南开封。在开封农场,他俩早起晚睡,养鸡喂猪,还种了15亩地。1975年10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后决定让林立衡夫妇作转业处理。11月,他俩又作为转业军人分配在河南郑州汽车制造厂工作,张清霖在厂职工医院任外科医生,林立衡任齿轮分厂革委会副主任。后来,林立衡把丈夫的两个侄女从湖南老家调到了厂里,一个在车间当工人,一个复习功课报考大学。两个侄女一来,小家庭立刻充满了生机。工厂对林立衡一家还是挺照顾的,看她家“人丁兴旺”了,便让他们搬进了单门独居的平房去住,大大小小共盖了5间,还专门盖了一间厕所,盛夏时节,每天还可淋浴。
1976年5月,“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林立衡被认为是“右倾翻案风”刮到郑州来的,被罢掉革委会副主任,下放车间当工人。
1979年元旦,当时的河南省领导段君毅、胡立教,曾请林立衡夫妇吃过一顿饭、转告说邓大姐、都很关心他们,有事可以写信。
1985年,一位颇孚众望的老同志向中组部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林立衡身体不好,她的亲属都在北京,应该让她回到亲人身边。”
北京生活
林立衡与其丈夫
林立衡与其丈夫
1987年,林立衡调回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张清霖调到北京卫生部门工作。调回北京前夕的1987年8月的一个中午,林立衡独自搭乘客车回到湖北省黄冈县林家大湾,独自徘徊在林彪旧居前,林立衡对林家大湾的山川草木感到既陌生又神秘。每经过一个与林家有关的景物和地段,她都要默默地站一会儿,看一会儿,似乎在辨认历史的物证,又似乎将故里的一草一木加深印象。在乡亲们的道别下,她披着暮色,默默地依依离去,独自乘车返回了河南郑州。
回到北京以后,他们的生活十分安逸,为不引人注意,林立衡改名为路漫。
2002年,林立衡在北京开办了一家叫“黄鹤大酒楼”的酒楼,自任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轰动一时,吸引海内外大批食客到这家酒楼,一睹当年的“帅府千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报》副总编的风采。因而酒楼开张后,既没有大做广告,也没在媒体炒作,一开张生意就很红火。其实,当时是林立衡家乡湖北省黄冈市出资在北京创办这家酒楼,聘请林立衡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9年,中国抗日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客人,开国将帅子女80多人齐聚为祖国母亲祝贺生日,林立衡也出席了活动,这是她最近一次公开亮相。
3人物成就编辑
林彪元帅的女儿林立衡,曾担任过《空军报》副总编,1974年7月31日,毛主席亲笔批示解除了对林立衡的隔离审查。随后,她跟男友张清霖结了婚,并被安排到郑州一家汽车厂。
4生活近况编辑
林立衡刚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在社科院搞口述历史,我是最早的发起人之一。”趁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文化热”的余绪,她于1989年参与发起了一个名为“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的机构,后来张罗着在这个学会下面搞起一个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一个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这个‘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下面还有一个一个研究会,像胡适研究会、闻一多研究会、陈独秀研究会……哦,最后这个‘陈独秀研究会’被砍了──为什么被砍?说他们给陈独秀‘翻案’呗。陈独秀研究会有一千多会员呢,经费也是我设法去找的,但是这个课题涉及当前政治。”
林彪一家
林彪一家
林立衡的口述历史项目,参与的人有文化界的,也有政界、军界的,“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所以都与大专院校合作,像扬州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的一些院校。还有当代史研究所的一些人,以个人名义参加。”官方没有拨一分钱,她设法去找资金支持,主要是搞学术讨论,搞培训,推动成立新学科。
记者问:你们口述历史的成果通过什么方式问世呢?“还是得找出版社啊。”谈到出版,看来是林立衡花心思最多的一个环节,可费了一番周折,但看来总算有点眉目,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口述历史成果的出路问题了:“北京有家出版社非常热心,提出你们不要再找别家了,我们全出。我们就给他报了几个选题:台湾第一家族,张国焘手枪队长,李尔重……”
据不久前上北京探望过林立衡的人介绍:立衡现在的情况较好,住在单位宿舍的6楼,身体很不好,头发、牙齿掉了不少,显得有些苍老,张清霖身体还可以,立衡不愿别人认出她们……。
5林彪后代编辑
1971年林彪折戟蒙古大漠,相关人员被迅速整肃,大多数人的政治命运就此划上休止符。林的嫡亲血脉,其随从、部属的子女,也从云端跌落至凡尘。此后40年间,林彪集团“二代”们的命运如何?
林彪一家
林彪一家
落选“驸马”娶李氏女
41年前,在辽宁省文联从事美术创作的英俊小生刘伟钦,由于某种机缘,成为副统帅林彪之女林豆豆选“驸马”的对象之一,最终又因为林豆豆对他没有感觉而落选。这使他得以逃过后来那场灭顶之灾。躲过大劫,风浪依旧。“九·一三”事件后,刘伟钦也被收审,因为他无缘于林豆豆之后,又娶了林彪集团“四大金刚”之一李作鹏的女儿。
刘伟钦夫妇如今称得上家资不菲了。他们同于1979年结束长达8年的审查下放生活,转业回到沈阳。刘被安置在沈河区文化馆,他太太李大征则到了沈河区第四门诊部,一家4口住在15平方米的小平房。迫于生计,1980年刘伟钦停薪留职,摆摊卖起了对联。
做小买卖当时尚属低贱营生。一开始,李大征有点儿抹不开面子,没好意思跟着刘伟钦出去抛头露面。以后私营经济蔚然风起,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万元户尚属稀有,但他们在沈阳已经买了别墅。
“为什么小草能从石头底下钻出来?你要是平平淡淡,也可能就被踩死了,没生命力了。反倒是重压之下想方设法找个空儿往外挤。”李大征说。当年一家人离散,在301医院上班的她被打发去了山西小山沟里的野战医院,际遇陡变,她的生存信念反而很明确:“凡是有人活的地方,我就能活”。
八十年代的林立衡
八十年代的林立衡
“我们仍然属于这个党”
在赚钱上,“四大金刚”之一黄永胜的长子黄春光同样出色。1976年他转业到地方,先后在几个国营工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在北京做贸易公司,凭借着父辈和同学辈的人际网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最多的时候他名下有4台车子,同学请客吃饭全是他掏腰包,一年挣个百十来万不在话下。
黄、刘等人现在都已经在家安心养老。和他们一样,黄、吴、李、邱的第二代,已大多退休。第三代中很多人成为跨国公司的高级白领,有人全家已移民出国。只是自从父亲划入另册,当子女的名誉也被打上了标记,在某类戏谑语境中,他们被视为“黑二代”个体。
黄春光不接受“黑二代”的称号。“那些贪官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黑二代’。我们这批人,有几个在利用改革开放去腐败的?我不能说没有,绝不多。”黄春光坐直身子,不无激动,“我们可不认为我们是‘黑二代’啊,我认为我是共产党的基石;我们仍然属于这个党。”
参考资料:
1.
林彪集团后代们的现状:核心仍是林豆豆
2.
林彪之女林立衡近况
3.
林立衡旧照:1966年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