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青少版》是一本由郭浩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2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读后感:《中国传统色》:从前车马很慢,颜色里都浸着诗!
观前提醒: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时尚青年,你是不是常常因为见过的颜色太少而烦恼,已经对红、橙、黄、绿、青、蓝、紫感到疲惫,在看到一些新奇颜色的时候,却无法表达,你用清、淡来表示颜色的深、浅,却又觉得有失美感。这位小童靴,我觉得你是一个十分有思想觉悟的人,来~,拿好这本《中国传统色》,它绝对让你对颜色的历史有新的了解,更能发现隐藏在中国历史中,古代文人、圣贤对色彩独特的感知,以及隐藏在颜色中的文化氛围。希望各位不要被书中出现的青少版所限制,这本书相对于之前的版本,更加的简单、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所衍生出的色彩美学。如果你是独立设计师、美工、平面设计师,或者是绘画党,这本书可以成为你的颜色宝库,给你的绘画和创作提供些许的灵感。如果你是正在学习各种颜色的美术生,那么这本书,不仅仅可以当做课外读物打发时间,也完全可以稀释专业知识,带给你的枯燥感,给你所认识的颜色平添独特的文化魅力。——————————————稚:谁还不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动物~拿到这本《中国传统色》后,先别急着一头扎在色彩的海洋里,边遨游边分辨身边的颜色。请先拿起放大镜,或者带上自己的眼镜,观察一下这只有故事的鸡。
别看它小小一只,弱不经风,四肢伸展,抬着小小的脑门儿,自恋中带着些许的傲娇,傲娇中带着些许的神气,别说,它这自带呆萌的神气,还真有些“科学依据”。这只名叫山鸡的呆萌鸡,大名叫稚,小名叫山鸡,虽然山鸡这个名字村里村气,作为中国古代色彩界的吉祥物,它也是在帝后的礼服上频频露脸的小动物。——谁说我们的祖先不浪漫~把大河大江,以及春天竹子上的颜色叫做沧浪。将秋天荷叶的颜色称为缃叶,而一直在宫廷戏中出境的螺子黛,则代表着蛾绿色。
这些颜色并不是胡乱起的,而是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不仅仅是诗歌,其中包含着先辈们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在食、住、行、绘画、服装、书籍中对颜色细腻的表达。
当然,在看完这本书大部分内容之后,我觉得它的优点,并非仅仅是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清晰,可以随意和碎片化阅读,而是通过作者的引经据典,让我们认识颜色的同时,了解到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历史文化,和所延伸出的历史美学。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读后感:《中国传统色》:从前车马很慢,颜色里都浸着诗!
观前提醒: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时尚青年,你是不是常常因为见过的颜色太少而烦恼,已经对红、橙、黄、绿、青、蓝、紫感到疲惫,在看到一些新奇颜色的时候,却无法表达,你用清、淡来表示颜色的深、浅,却又觉得有失美感。这位小童靴,我觉得你是一个十分有思想觉悟的人,来~,拿好这本《中国传统色》,它绝对让你对颜色的历史有新的了解,更能发现隐藏在中国历史中,古代文人、圣贤对色彩独特的感知,以及隐藏在颜色中的文化氛围。希望各位不要被书中出现的青少版所限制,这本书相对于之前的版本,更加的简单、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所衍生出的色彩美学。如果你是独立设计师、美工、平面设计师,或者是绘画党,这本书可以成为你的颜色宝库,给你的绘画和创作提供些许的灵感。如果你是正在学习各种颜色的美术生,那么这本书,不仅仅可以当做课外读物打发时间,也完全可以稀释专业知识,带给你的枯燥感,给你所认识的颜色平添独特的文化魅力。——————————————稚:谁还不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动物~拿到这本《中国传统色》后,先别急着一头扎在色彩的海洋里,边遨游边分辨身边的颜色。请先拿起放大镜,或者带上自己的眼镜,观察一下这只有故事的鸡。
别看它小小一只,弱不经风,四肢伸展,抬着小小的脑门儿,自恋中带着些许的傲娇,傲娇中带着些许的神气,别说,它这自带呆萌的神气,还真有些“科学依据”。这只名叫山鸡的呆萌鸡,大名叫稚,小名叫山鸡,虽然山鸡这个名字村里村气,作为中国古代色彩界的吉祥物,它也是在帝后的礼服上频频露脸的小动物。——谁说我们的祖先不浪漫~把大河大江,以及春天竹子上的颜色叫做沧浪。将秋天荷叶的颜色称为缃叶,而一直在宫廷戏中出境的螺子黛,则代表着蛾绿色。
这些颜色并不是胡乱起的,而是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不仅仅是诗歌,其中包含着先辈们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在食、住、行、绘画、服装、书籍中对颜色细腻的表达。
当然,在看完这本书大部分内容之后,我觉得它的优点,并非仅仅是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清晰,可以随意和碎片化阅读,而是通过作者的引经据典,让我们认识颜色的同时,了解到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历史文化,和所延伸出的历史美学。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读后感:别再说什么莫兰迪克莱因蓝,老祖宗命名颜色,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境
我儿子很喜欢绿色,最近因为他的好朋友都喜欢蓝色,他转而说自己喜欢蓝色的,我问他:
他说:我喜欢的颜色有点绿、有点蓝,是绿色靠近蓝色。
我笑了。他喜欢的不是最近大热的“比蓝色更蓝的”克莱因蓝,应该也不是前段时间流行的莫兰迪。话说,“克莱因蓝”、莫兰迪这些名词让人觉得似乎“不知所云”,远没有我们老祖宗对词汇的形容那么生动。
其实,如果儿子再大点,看过《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他可能会用更美妙的名字去命名他喜欢的颜色,告诉我他喜欢的到底是窃蓝、天水碧、东方既白还是菘蓝。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这本《中国传统色青少版》,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因为:
书很美,里面所搭配的图片颜色赏心悦目,诗词故事精彩绝伦,阅读体验超棒;
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我等儿子上兴趣班可以拿出来读,打疫苗留观可以拿出来读,而且随时拿起随时可以放下,没有压力。
长见识,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色彩、诗词、科学、历史、人文熔于一炉。无论是给娃美学启蒙,还是老母亲自己舞文弄墨,都还挺有帮助的。
这本《中国传统色》是文化学者郭浩所写。郭浩其人可能我们会觉得有点陌生,可是如果你知道他曾经引领了故宫大婚、故宫御猫等传统中国色美学再造项目,你可能会对他不一样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他以100种中国传统的颜色为切入点,给孩子们做最初的色彩美学启蒙。
每一种颜色的介绍都分为三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图片,通过图片让我们能够直观的了解这种颜色的具体样貌;第2个部分是解释,会结合历史文化等不同角度阐述这种颜色的命名以及前世今生;第3个部分是“多知道一点”,有点类似延伸阅读,稍稍展开讲解某一个具体的知识。
但一种颜色的全部介绍不超过四页,不累赘不拖沓,让人觉得刚刚好。
比如,在讲到“黄白游”这种特别的颜色的时候,会很契合的提出黄白就够了,为什么还要特意加一个“游”字。
而作者清清淡淡的点出的那首关于“黄白游”的汤显祖的诗,简直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汤显祖仕途不得意,有朋友劝他去拜访在徽州的老师去“运作”升迁,但是他却拒绝了,信笔写了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但却写出了一种不依附于权贵的与世无争人生态度。
比如,从名字看,“纁黄”这个颜色似乎跟黄有关。可是,这种颜色其实是红色的一种,说的是黄昏时分太阳落到地平线下面,折射到天边的红中带黄的余光。而且后来,这种颜色居然和“婚礼”有关。
原来,古人认为黄昏是昼夜交换、阴阳交割之时,所以很适合做婚礼的时间。我老家湖北,习惯在中午举办盛大的婚礼大典,但上海似乎更喜欢在在晚上举办婚礼。以前我对晚上办婚礼这种习俗大惑不解,现在一看果然还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在讲颜色欧碧的时候。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宋代之前是没有绿牡丹的,宋代以后有一个姓欧的人家在白牡丹根部上放了药物,培养出一种非常珍贵的绿牡丹,绿牡丹的颜色叫做欧碧。
在提到牙绯的时候讲到了唐代的服色制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是深绯,五品是浅绯,六品是深绿,七品是浅绿。而且还引用了白居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官阶所对应的服色的诗词,读到最著名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孩子可能会会心一笑。
还有呢,喜欢《红楼梦》的女孩子读到“海天霞”中介绍打络子,一定会觉得特别的有亲切感。我以前读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非常好奇,为什么红色要用黑色或者是青色才能压得住。
我们常常喜欢让孩子读各种各样的和升学相关的书籍。其实,我倒是格外推崇类似《中国传统色》这样的书籍,看似无用,但读来没什么压力,其中的典故信手拈来就是很好的素材。同时又起到了美学熏陶的作用,很有高级感。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读后感:中国传统100色,温柔、惊艳,不虚一读
前阵子朋友们纷纷@我:“贝妮,你一定喜欢这本书。”接着都推给我一本书《中国传统色·青少年版》。
于是,我自然众望所归拿下了这本书,在这个阴天的周末看了起来。
拿到书之后的这个周末,天气阴沉沉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透下来,但这本书却令人眼前一亮,五彩的封面好似照亮心间的一抹阳光,入眼的瞬间就驱散了心中的雾霾。
色彩,就是这样具有魔力。
而这,就是一本讲述“色彩”的书。
它的目录,是由色卡组成的。每一种颜色对应一个别致的名字,书的内容就是每种颜色及其名字的由来。
这书我翻着翻着就不由感慨:有时候,朋友真的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在她们推荐这本书给我之前,我总以为自己只喜欢小说和绘本(工具书算不上喜欢,只是人生需要……),没想到一本讲色彩的书能让我看得满心欢喜——就像艺术类绘本给我的冲击一样,虽然我并不懂艺术,但我真的很爱看各种各样的艺术画。
也许是我不自觉就表露出这种偏好,所以身边总有人提醒我这一点。比如刚上大学不久的时候我曾收到了高中同学给寄过来的一条围巾,那是一条鲜艳的黄色毛线围巾,对比此书中的色卡,我印象中它应该是“黄鹂留”色的。她说一看到这个颜色的围巾就想到我,就买了给我寄来了,说记得我说过喜欢黄色。
又比如,刚进现在这家单位没多久,一个日本同事就对我说,你好像很喜欢黄色。我很奇怪:你咋知道?他说,很容易看出来啊,你看你开的车是黄色的,选的赠品伞也是黄色的。虽然我承认了自己是喜欢黄色,但还是觉得奇怪,他怎么能从我仅有的两个黄色物品中看出来我喜欢黄色呢?
而现在,又有网友们隔着屏幕知道我喜欢色彩了。大概是因为最近我晒了几次编织了近两个月的祖母花毯吧。这块祖母花毯,吸引我加购了一年买下、又花了这么久编织的原因,还真是因为它的色彩啊,如此温柔、素雅,怎么看怎么喜欢,让我纠结了一年(觉得自己忙工作、自媒体、带娃,没时间再做别的了)还是忍不住下单了。
顺便再说一句,这已经是第二条祖母花毯了。去年我也编织了一条,同样也抵挡不住这个颜色的诱惑。
所以,当我翻阅《中国传统色·青少年版》的时候,能够为这么多色彩心生欢喜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漂亮的颜色啊!每一种都如此可爱。100种颜色让我难以取舍,掉进了米缸的老鼠,实在选不出自己最爱的那粒米了。
刚翻几页就发现“天缥”这个颜色,咦,汝瓷?这不就是我近期最爱的杯子颜色吗?你看这粉蓝的温润、纯净,又带着瓷器的光润,简单又高级,怎么看都爱不释手。
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绿色、红色、黄色……分分钟令我迷失。
而这些颜色的故事,更是令人着迷。它们有着别致古雅的名字,往往都是我们曾经读过却一知半解的古诗中的名词,比如“水色沧浪,波涛浩汗”“烂漫花棚锦绣窠,海天霞色上轻罗”。“沧浪”是一种蓝色,往往指江河水的颜色或是春天竹子的颜色。“海天霞”是一种红色,是天空中霞光的一种颜色。
还有“云母”、“东方既白”、“秋香”、“半见”、“品月”……突然觉得,古人的浪漫胜于今人。
听到“半见”这个名字,你一定想象不出这是个什么颜色。原来,这是指介于黄白之间隐约可见的浅黄色。春天池边的柳叶嫩芽刚刚露出点微黄,阳光照过来,隐隐绰绰如烟的微黄便是这“半色”。唐代官员张季略有诗云:“韶光归汉苑,柳色发春城。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
还有“檎丹”,这是一种苹果红色。看这个颜色知识的时候,我的几个知识点又串联了起来。原来“檎丹”就是字面意思,“林檎”的“丹红”色,“林檎”恰恰就是日语中的苹果这个词语,读作“りんご(ringo)”。这是从中国古代传到日本去的汉语,原指野生的苹果。
说到语言,我想起我们这里的方言里也有一个颜色词叫:“xueqing”,是写作“雪青”呢?还是写作“血青”?不得而知,总之是下面这种像玫红,却更偏蓝一点的一种紫红色系。我想这个名字应该也跟古汉语有关。但在《中国传统色·青少年版》这本书中倒是未见同样的颜色。
在看这本书前,我印象中的讲色彩的内容,无外乎是一些讲色彩明度、饱和度、相近色、搭配等等相关设计知识的内容,我经常尝试着去看,却总也投入不进去,也记不住那些像公式一样的搭配方法。
但像这本书这样用传统故事去讲颜色,倒是觉得很有意思,这里面不仅有颜色,还有文化、历史,还有地理、自然,搭配的插图均是手绘,非常点睛,整本书非常艺术,而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艺术,充满了中国文化底蕴。感谢作者郭浩老师给我们整理了这么好的内容。
至于孩子,那些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让他们从这本书开始去了解、喜爱上中国文化,一定是很棒的选择。因为色彩带来的画面记忆,会更能调动孩子们的思维,甚至情绪,为顺带而来的故事记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谢朋友们的推荐,让我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也祝愿你们同样收获如此美好。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读后感:阅读中启蒙孩子传统美学,丰富传统文化
2021年我花了一部分业余时间去做绘本分享,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惊叹于孩子对色彩的感知,一部分孩子的色彩感知特别棒,笔下的色彩搭配明快、有力量,小小年纪笔下色彩搭配真的太美。
意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单单只是·应试教育,孩子的启蒙教育也应该是全面的,前段朋友推荐我入手了《中国传统色:青少版》,我惊呼:传统美学启蒙书竟然可以又美又有内容,每个传统色搭配对应解释性插图、内容通俗易懂,且可以了解到织染、天象、地理、矿物、植物、科学、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简直爱不释手。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从100种中国传统色出发,每种传统色搭配一张对应的解释性插图和相关文章,每一幅插图都非常美。
海天霞。天地间色彩之一,明代宫廷有专门负责宫廷织染事物的部门“内织染局”,当时曾经染出一款似白而微红的新色,称之为“海天霞”,霞光的颜色染到罗衣上,在古文中是这样记载:
两种面料清透光泽,犹如“海天霞色上轻罗”“瑟瑟波纹衬海霞”。关于海天霞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檎丹,红苹果的颜色,林檎(苹果),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后保存下来的古汉语,原指野生的苹果。美味的红苹果,在图中真实而又鲜美。
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当我看到葱出现在这本书中很是惊艳,葱青的颜色可以这么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葱青就出现在古汉语中,用来笼统地描述茂盛的林木,葱青色的葱叶,中间像山谷一样,中间空空,容纳万物。
每一个细节图片都是精美且真实的,就连索引也都有小花点缀,阅读充满着非常美的体验,赏心悦目。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为孩子提供了美学素养学习场景,让孩子在美学启发中学习美、感知美,带给生活与成长更多的启发,仔细想想美学渗透在生活和职场的方方面面。
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成为一个懂文明的人。看似无用、无心的学习,是孩子成长的文化底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中讲述了100种传统颜色,每篇文章当中引用了多方面知识,涉及历史、地理、生物、天象等等,启蒙美学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古人的智慧让人折服,唐代充满传奇时代,黄裙子原本不被认可,后来在杨贵妃的引领下成为风尚,当时的三件套:裙腰高束的长裙子,扎在裙子里的短衫,短衫外的帔子,裙子的颜色是一道风景线,其中缃色、送花、郁金是黄色系裙子的流行色。
关于黄裙子,诗人李商隐的《牡丹》中可窥探一二:折腰争舞郁金裙。
衰草的枯黄,很常见,但却很少在意过,中国传统色称之为芸黄,芸黄出自于《诗经·小雅》:苕之华,芸其黄矣。这句也是描写凌霄花,《芸黄》一篇中了解到凌霄花生长特点不断向上攀爬,争取阳光雨露,且耐寒。
关于芸黄色形容衰草枯黄的颜色,诗句里也有很多,“朱华先凌落,绿草就芸黄”“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且充满韵味,读《中国传统色:青少版》可以拓展宽阔的知识面。
《石榴裙》内容中既可以了解到石榴的生长习性和寓意(西汉时由西域使者张骞引入,石榴果实饱满多子、花朵绮丽,果实酿成美酒,花朵画成纹饰,代表多子多福吉祥美好)、又能了解到红色石榴裙的历史以,但实际上石榴皮、石榴花是染不出红裙的,只是用它来形容裙子色赤如石榴而已。
中国刺绣文化源远流长,且非常精美,引申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盛唐蹙金绣:
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描述了安史之乱前夕,杨玉环在曲江春游的情景。
文章内容丰富,引用考究,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内容引用衔接恰到好处。
《窃蓝》中古诗的引用:自然界的生灵总是对气候变化格外敏感,就像苏轼写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柿柿如意的朱柿(现在很多人喜欢柿子衍生出来的很多产品,比如柿柿如意的画框,柿柿如意围裙等等,都代表着美好的期望):
生活中有无数种可能,每一种有独到的美和韵味。
日照香炉生紫烟,烟雾真的是紫色的嘛?关于暮山紫颜色出处:
《滕王阁序》中“烟光凝而暮山紫”,水雾烟、余晖光凝固在一起,给山罩上一层薄紫色,他怦然心动,落笔而成“暮山紫”。
排比运用不同特点生动展现中国传统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中100幅图片美轮美奂,100篇内容丰富多彩,真的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色彩启蒙,引入文学古诗、生物、地理、历史方方面面,无缝衔接,精美真实的图片感官体验中也会爱上阅读,丰富且拓宽孩子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