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革命

作文

《论革命》是一本由汉娜·阿伦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0元,页数:2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革命》精选点评:

●可算他妈看完了…对于学历史的第一次看政治哲学真的是很困难的但是仍然很有吸引力很精彩

●写的硬核,翻译有些绕,第四章开始一针见血,大师风范。不过虽说是聊革命,主要谈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建国,后边说了点俄国革命,研究范围有点局限,但是仍是部好作品。

●直接把“阿伦特说过”当成论据,不如直接用”古人云“开头好了

●阿伦特认为法国革命在必然性的驱使下发动,如果按阿伦特的角度来看这是非政治的,是一群奴隶发动的革命,这个标准贯穿着阿伦特所有的著作中。她认为美国的代议制民主才真正摆脱了必然性,不得不说巴迪欧批评她为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

●在必然性海洋中寻求自由的孤岛对比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回答为什么美国革命成功立国,但法国革命变成持续恐怖?从俄国革命看代议制(行政)和委员会制(行动)的区别,区分自由和必然性。

●减两星是因为翻译,和过去与未来之间、人的境况比比吧。

●经典,但一定要读英文原版!

●对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这两场在人类历史中意义深远的变革的多面分析,前者从一开始便致力于构建长久稳定的自由民主体系(“以自由立国”),后者在后期的权力斗争、恐怖统治与不断社会问题的裹挟下逐渐违背初衷并且成为后来一系列走向扭曲化变革的原型,不过作者在最后一章同时认可了法国最初的委员会制度中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同时表达了对当下代议制民主愈加精英统治本质的忧虑。之前看有哲学家对阿伦特政治观念的评价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活,阿伦特在本书中也明确表达认为政治绝不仅仅是权术斗争,而是要不懈追求一种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这一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愿景不知道在什么时代与情形下才能实现,而更为现实的也是每一场变革都要经受的考验,即如何有破有立并且长久保持活力地运转下去,是面前真正的终极拷问。

●对委员会制度的研究是最大的亮点~

●读第一章被惊艳,美国的无贫困社会带来了革命,无贫困社会这一点很惊艳尤其与后世的加速社会,给旧大陆带来流血革命,解放一词与劳动的关系,解放不带来自由只巩固自由。“自由的实质内容是参与公共事务,获准进入公共领域。如果革命仅以保障公民权利作为唯一目标,那它的目的是解放。”第四章自由宪政指出无限革命和有限革命的区别在宪政,宪政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宪法不止有限政府保护公民权利还是一个权力体系。第六章在现在状态下看真的太像当年罗伯斯庇尔的情况,底层幸福与自由冲突,民间社团的公共性与政体的集权冲突,集权与联邦制分权的冲突。

《论革命》读后感:革命逻辑、革命精神与宪政创制

这本书是为数不多的,让我停下手头的其他书,认真阅读的杰作。本书能够基于对西方政治传统的整体把控,哲学式思辨地呈现政治哲学研究的典范。在对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已经深入到革命本质的研究,甚至拓展到整个西方政治哲学的梳理与重构,其理论原料来自广泛的政治、文化、文学、诗歌等形式,时间从古希腊罗马一直到当下的诸多思考。如若一定的理论涉猎可能是难以把握的,翻译得很不错,有不少地方的选词很精到,但或许也会有点过头。

《论革命》读后感:新共和主义

《论革命》读后感:读不通读不懂,啰啰嗦嗦的太难读了

在图书馆找了几本有关”革命“这个话题的几本书,听说阿伦特的《论革命》这本书很有名,于是就借来了。

谁知,翻开书页读起来之后,发现非常的难读,啰啰嗦嗦,有很多地方语句根本就读不通顺。

当然,有些地方,还是能给人答疑解惑的,比如革命的原因、特点、过程,以及影响等。可能是这本书过于专业化了,许多都是抽象表述,再加上对于欧洲历史的粗略了解,以及本书的缺陷,所以读得非常地吃力。

真希望有那么一本著作,能够将"革命"这个命题的前因后果全部讲解的通俗些,有么?望推荐。

《论革命》读后感:自由与解放

读完了才明白:我们很多人目前还只是希望解放,还没有意识到需要革命。

“如果革命仅以保障公民权利作为唯一目标,那它的目的不是自由,而是解放,也就是从滥用权力,对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的权利肆意践踏的政府手中解放出来……解放是免于压制,自由则是一种政治生活方式。”P.21

法国革命在反暴政后没有朝着自由立国的方向,而是转向了社会问题,由此带来了专政等挫折。

法国48年革命农民们只求解决税收问题,工人们只看到需要工作,而没有质疑自由的真正取得,最后公意促成了小拿破仑的上台。而取消了立法委员会,凌驾于宪法之上。

《论革命》读后感:革命不能吞噬自己的儿女

阿伦特的文笔是知性的冷艳,深邃不在于刹那而是持续地震颤。

她清晰的描绘了卢梭马克思基于同情视角开启革命,这样就将自由隐匿于必然性之中。因为同情是对一致性的呼唤对具体个人的不关注,归根结底,同情是自我的感动而不是对他者痛苦的共情。尤其人民走上街头愤怒的斥责一切伪善的动机,从而展开致命的恐怖。政党制度就基于这样一种道德背景,将人民推上历史舞台。

同时她表达了对美国革命追求公共幸福的追求。根本是一种政治赋予到公民参与之中,而非贫困这样的社会问题。宪制是革命的目的,亦是自由的场所。一种公共领域真正的展开。

令我震撼的是,这本书几乎改变了我的大众立场而转变为精英立场。大众情绪唤起的对抗意识并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稳定秩序,而只能吞噬革命儿女,精英则用清晰的界限意识将公共与私人分开,这样才有真正的自由。

阿伦特真是伟大,她的思考一点儿都不刻板,而是一种经验型反思,对人类最恶劣恶的善的调整。此书还得继续读。

标签: 论革命